文/林盈志 本文轉載自:斯人讀書適
對作品的看法和詮釋不是固定的,會隨著時間變化和個人閱歷、思考的演進而變化,因此除了一些可稱為信念的事物之外,我覺得樣樣事情都是不斷在變化的,今天的自己往往會自打昨天自己的嘴巴,不這樣自打嘴巴往往可疑是鄉愿或偽善,因為不可能如此毫無變化。對於作品的看法,常可能在過一段時間之後,自己便會推翻原先自己的看法,甚至會覺得先前的自己怎麼見識如此淺到令人害羞。觀賞這次金穗獎入圍影片《闔家觀賞》之後好一段時間,我便是處在這種不斷翻新感受的狀態,我應該得要懺悔,我先前對這部影片的看法實在太低估,《闔家觀賞》稱得上是對當代台灣人生活嚴密解剖檢視的作品。
也許因為《闔家觀賞》具有解謎的體驗,我大部分的觀影過程都會被那謎底牽著走,雖然我自己沒完全猜到謎底,但有一些評語就衝著該片的謎底太好猜(啊我是太笨嗎?都沒猜到)而覺得不夠完善,就降低對該片的評價。而我雖然不覺得解謎過程影響我的評斷,但其中有一小點的邏輯失誤,也讓我開始去鑽非重點的死胡同。一直到了某一天,我突然豁然開朗(也許以後某一天我會覺得這種豁然開朗又是一個傻),這部片操作了一個當代台灣最要緊的主題,常常我們自己都知道,但更多時候被覆沒在裡面。
這個主題是一連串的,包含「無聊」、「媚俗」、「不敢選擇」等幾樣的綜合體。當代的台灣種種問題,小從日常品味大到國家政策政治抉擇,大概就從這幾個論題裡面衍生出來,這看似一部輕巧的家庭劇,但著力的卻是整體環境的大問題。
在不透露謎底的前提下,這部電影的情節主要是:某家法國電視台進行一個「世界最有趣的家庭」的百萬獎金挑戰計畫,法國電視台派出的攝影師到不同國家不同家庭同住,記錄他們的生活,然後由觀眾票選出冠軍,便可獲得十萬歐元。因為獎金的誘惑,住在台北的林家便答應參與計畫,讓攝影師皮耶與他們共度周末並記錄他們的生活。在開始拍攝的第一個段落便出現了「問題」,媽媽自我介紹說:「我們一家四口…」,可是明明家裡就只有爸爸、媽媽和女兒三個人,很快地謎面翻出,到底第四人是誰?發生什麼事?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?此時觀眾便開始在影片中尋找各種線索,並猜測,與編導鬥智。這是看推理小說或電影的常態,但如果以這樣的態度看《闔家觀賞》,便失去了藏在類推裡情結下的深刻解析。
每個家庭的衣櫃裡面都藏有骸骨,有一句西方諺語是這麼說的吧。看《闔家觀賞》不免讓我想到曾文珍的《我的回家作業》,曾文珍廣為人之的作品是紀錄片《春天:許金玉的故事》、《世紀宋美齡》和劇情片《等待飛魚》,但我對她的印象更早,是1999年看的紀錄片《我的回家作業》,這也是當年金穗獎的特別獎。《我的回家作業》片子一開始便自道動機,導演藏在攝影機後,對家人說因為學校老師要他們拍紀錄片作業,但她不知道拍什麼,就來拍自己家人。立了這樣一個題目,讓人覺得大概這就是一部拍家庭瑣事,最後再加上什麼感人親情的家庭錄影帶。但片子進行到三分之二後,卻慢慢變成一個追索家庭秘密的旅程,原先你以為像是繞迷宮般被日常瑣事拐來拐去,卻在後面發現那些瑣事一一被收攏,直探迷宮的核心。看完《我的回家作業》令我非常震撼,日常瑣事可以在雜亂無章中梳理出如此的力量,而且前段完全看不出來的尋祕到後來降臨,也讓人驚訝。《闔家觀賞》剛好和《我的回家作業》成為對比:一部是劇情片,一部是紀錄片;一部一開始便拋出謎面,一部到了後面才進入家庭祕密;一部利用瑣事來延遲解謎時間,一部所有的瑣事都指向祕密。《我的回家作業》很容易被看出長處,因為謎底收攏的力量太強,所有之前的細節都變得有跡可尋,但《闔家觀賞》套了一個看似明顯但其實隱晦的答案,公眾得花更多時間去思考答案與前面鋪陳的意義,以及拋開被答案衝擊的情緒,才能理解導演郭承衢的大企圖。
透過法國攝影師所拍攝的林家日常生活,就是在假日在家裡看電視、睡覺、吃飯(同時看電視),桂綸鎂所演出的女兒說要帶寵物去看獸醫,雖然寵物沒什麼毛病,但因為這樣子拍實在太無聊了,為了增加得獎機會,所以藉著帶寵物去看醫生,多一點拍攝的變化,毫無掩飾地表達她對生活所感到的無聊(以及之後她爆料的她被壓抑而成如此無聊的景況)。在攝影師所記錄的該家庭生活,儼然便是一般台灣家庭生活的縮影,工作之外的生活是這麼無聊(想必工作時也無聊),沒有任何判斷地開著電視看看看看看吃吃吃吃吃。對外國人來說,更奇怪的是台灣人不自己做早餐,都從外面買,趕上班的日子還情有可原,但即使假日也是如此。全然地屈從於僵化的生活習慣,沒有想多去做點變化的企圖,即使有人在跟拍,也不會去想到怎麼去多做變化,無感、僵化到不知怎麼變化。
其中有一段是演爸爸的李天柱到醫院去洗腎,一開始飾演媽媽的陸奕靜想要阻止,說:「洗腎是很丟臉的事,被別人知道了會被看不起。」看到這裡我楞了一下,為什麼洗腎是被看不起的事,有這樣的說法嗎?我從來沒聽過。後來察覺這是媽媽的意識型態,她整個被固定在絕對不能和別人不一樣思考下,只要跟流俗相同就是安全的,不要去和別人不一樣。反映出台灣社會那種亟於剷除和大多數人不同的恐慌心態,只要有人不一樣,便優先以負面的評價貼上標籤,有進一步接觸的機會才考慮要不要調整。所以我們才會常常聽到這樣的句型:「剛開始看到某某某時,覺得他跟人家不一樣,是愛搞怪,後來慢慢認識了才覺得他是………。」這背後所隱藏的是多麼可悲的歧異(歧視異樣)心態,但我們渾然不覺,反而覺得講出這樣的句型者具有包容力去接納別人,是完全顛倒的價值觀。我總是納悶,父母們總是要求小孩要乖、要聽話、不要搞怪、不要和別人不一樣,非常以孩子合於規範為榮,但卻又要孩子長大後出人頭地,這不是很詭異嗎?將孩子各自特異的部分奮力剷除後,卻又要他們可以比別人強、比別人高,這樣的小孩到底要如何出眾?真是可怕而詭異且毫無邏輯的集體社會心態。
對於這樣整體價值觀的反省和批判,才是《闔家觀賞》隱藏在花式解謎過程底下的核心。「闔家觀賞」是多麼媚俗且平板的狀況,讓不同年紀、性別、興趣、想法、專長等等的一家人都可以一起欣賞,到底說來除了被觀賞的影片無所特出沒有口味可以適合每個人之外,更可能的是,「闔家」都被收束壓縮成同一個樣子,同樣無趣、同樣媚俗、同樣不敢選擇,所以可以毫無休止地看的電視闔家觀賞而沒有想法。這是一個多麼恐怖而沒有希望的社會,郭承衢導演很有企圖心和批判力地指出這一點。
(如果你有不一樣的想法呢?你會面對什麼樣的狀況呢?這就是《闔家觀賞》的謎底。)(我應該沒洩漏謎底吧。)
以下是放映的時間、地點:
‧5/11(一)20:30 誠品信義店
‧5/13(三)15:00 電影資料館
‧5/14(四)20:30 電影資料館
留言列表